信用卡增速放缓,哪里才是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发布时间:2016/05/20   来源:搜狐财经

自1995年国内首张标准信用卡发行,推开信用消费市场,至今已有21年。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个人消费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信用卡信贷规模继续增长,授信使用率持续上升。

人民银行发布的《2015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15年末,信用卡授信总额为7.08万亿元,同比增长26.43%;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为3.09万亿元,同比增长32.05%。信用卡卡均授信额度1.79万元,授信使用率643.77%,较上年末增加2.08个百分点。

然而,随着一二线城市信用卡市场趋于饱和,加上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如小花钱包、蚂蚁花呗等快速普及,其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部分市场需求被分散。

以小花钱包、蚂蚁花呗为例。小花钱包是小花金服推出的首款造的首款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定位为“年轻人的互联网钱包”,提供信用卡分期、现金借款和消费分期商城服务。小花钱包申请便捷,刷脸就可以快速获取小花额度,相当于免费获取了一笔生活备用金,按需取用,不借款无费用。其推出的代还信用卡业务,费率低至银行信用卡分期的7折,“省钱又省心”,真正做到了满足年轻人“随时随地、想花就花”的消费需求。

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推出的一款消费信贷产品,申请开通后,将获得一定的消费额度。用户在消费时,可以预支蚂蚁花呗的额度,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因为原有市场的趋于饱和外加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发展迅速,信用卡部分市场需求被分散,银行信用卡发行增速放缓。

增速放缓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处于发展早期阶段,信用消费市场逐年高速增长,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信用卡业务作为银行信用消费产品中的典型代表,主要集中于日常消费,中国银联发布《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16)》显示,按照行业细分,超市等日常消费行业刷卡交易占比最高。虽然政府多次强调发展消费金融业务,但信用卡市场却呈现下降趋势。

《2015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54.42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0.25%,增速放缓6.88个百分点。其中,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50.10亿张,较上年末增长11.81%,增速放缓5.39个百分点;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4.32亿张,较上年末下降5.05%,增速放缓21.5个百分点。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380.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63亿元,增长6.33%;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的1.23%,占比较上年末下降0.30个百分点。

传统市场趋于饱和

银行信用卡发行增速放缓,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二线城市信用卡市场趋于饱和。《2015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人均持有信用卡0.29张,较上年末下降14.71%。北京、上海信用卡人均拥有量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达到1.34张和1.01张。

一二线城市信用卡市场趋向饱和,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地区市场尚未培养成熟,导致新增客户源受限。加之互联网信贷产品如蚂蚁花呗、小花钱包等快速普及,其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信用卡部分市场需求正在被分散。

除了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经济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导致持卡人支出占比下滑。“新华·银联中国银行卡消费信心指数”(简称“BCCI”)数据显示,2016年4月份的BCCI为80.62,环比下降0.46,同比下降3.05。宏观层面,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PMI和财新PMI分别为50.1和49.4,环比双双下滑,表明经济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在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普通居民在短期内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一定程度上会加大BCCI的波动性。

寻找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截至2015年末,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为3.09万亿元。在传统市场趋于饱和之下,下一个万亿级市场在哪里?

信用消费市场中,跨境信用消费、线下O2O市场、大额消费领域以及一二线城市以外的区域潜力巨大。随着“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全力推进,越来越多的银行信用卡中心开始在风控方面引入互联网思维,多家在信用卡业务上已经开始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各行依据自身情况调整发卡增速。“巨头”型银行增长率负增长,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导向更明显,侧重于提高信用卡盈利能力。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化,未来与消费需求结合更紧密的信用消费产品将成为银行原有信用卡业务的有益补充。加之近期央行发布信用卡新规,对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的定价规则进行了“松绑”,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未来各行将对信用卡产品或将进行细化经营,产品功能的设计会更加多样化,同时,市场竞争将会更为激烈。

来源:http://mt.sohu.com/20160520/n450595240.shtml